‘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既能活化乡村,导入市场消费人群,释放消费潜能;还能导入青年创业、就业人群,壮大乡村青年队伍,激发创造活力,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中新网11月25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举行“依法惩治家庭暴力犯罪 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妇联副主席葛晓燕在会上介绍,2021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家暴犯罪嫌疑人2800余人,起诉3400余人。检察机关办理家暴案件有以下特点和成效:
一是依法严惩涉家暴犯罪。依法准确适用逮捕强制措施,对多次家暴、情节恶劣,甚至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仍有家暴行为的,依法批准逮捕。家暴犯罪案件的批捕率高于刑事案件批捕率近10个百分点。对犯罪情节恶劣的被告人依法起诉并建议从重处罚,近五年来,有500余名家暴犯罪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二是罪名结构由集中向多元变化。从常见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到不太常见的虐待罪、遗弃罪等罪名准确、充分适用,特别是随着“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施行完善,拒不执行裁定罪已成为打击家暴犯罪重要罪名。通过对家暴犯罪案件前五类罪名分析看,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占比从2021年的90%以上降至今年的不到60%,其他罪名占比扩大,保护受害者权益的内容更加丰富。
三是实质把握立法宗旨和法治精神。随着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检察机关依据刑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规定精神,将具有共同生活基础事实的婚前同居关系认定属于家庭成员关系,并将家庭成员身体伤害以外的精神虐待认定为家庭暴力行为,对受害者的保护更加立体全面。
四是家暴类犯罪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家暴犯罪嫌疑人1200余人,2022年以来,年均起诉人数降至千人以下。近五年涉家暴犯罪逐年下降且降幅较大,凸显了执法司法机关健全完善反家暴机制,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取得明显成效。 【编辑:李润泽】
回到“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就能得到切实保障。。
- 今日热点
- 环球讯息:教育局称杀鱼男孩未辍学:目前读7年级 父亲去世后由大伯照顾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春节期间果蔬出口大幅增长
- 激活微治理 群众得实惠
- 巴生港自贸区国际贸易与清真产业中心介绍
- 刷新认知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 我们正青春|乡村新青年:传承、创新与先行,三个年轻人的乡村振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