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拉大树木生长与光合作用“时间差”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1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领衔15个国家50余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揭示,全球变暖正导致树木的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出现“步调不一致”。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时间差”主要表现为光合作用启动时间明显早于生长启动时间。该现象意味着,当前基于光合作用预测的北半球森林碳汇能力可能被高估。

全球变暖加剧木质部生长与光合作用之间物候不同步的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当天傍晚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晓霞副研究员表示,此次研究发现提示,现有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全球植被模型,可能高估了温暖地区森林的固碳潜力。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梁尔源研究员呼吁,未来气候政策与碳汇评估应将“木质部物候”纳入核心考量。他建议温暖区域在造林管理中优先选用对冬季低温需求较低的树种,以缓解物候不同步可能导致的碳汇潜力下降。

  梁尔源指出,森林被视为陆地最重要的“碳库”,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会延长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间,进而增强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然而,该吸收只是“第一步”,要把碳真正“锁”进树干,关键在于木质部何时启动生长。

  李晓霞介绍说,本项研究基于北半球84个样点、24种针叶树的形成层活动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对从-4.4℃到18.2℃年均温度梯度上的木质部物候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与遥感反演的光合物候高频比对研究发现:年均温度每升高1℃,光合作用启动日期提前约4天,而木质部生长仅提前2天;在温暖的温带和地中海地区,两者启动时间差最大可达62天,几乎是寒带和高山地区两倍,表明光合作用与木质部生长之间的“时间差”随温度升高显著拉大。

  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模型分析表明,木质部生长除了需要春季积温,还必须经过冬季足够的低温积累,即“冷激”来打破休眠;冬季升温使冷激不足,树木只能“等待”更多热量,导致生长启动滞后,而光合作用几乎不受冷激限制,从而加剧了这种“步调不一致”的现象。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年木材增量只与木质部生长季长度相关,与光合季节长短无关,这也意味着,森林中即便叶片多“工作”一个月,只要木质部停止生长,碳也无法转化为木材。(完)

【编辑:陈海峰】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xTheGREk"></kbd><del id="Eqw2VKT"></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y59CX"></b>
  • 蔡程昱:行遍这江海,唱响大美中华
  • 火树银花福兔跃——台湾各地欢喜庆元宵
  • 2022,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查看更多

《做暖视频教程大全免费》

发布时间:2025-11-25 08:55:08 3d动漫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来自湖南

【国际锐评】太平洋国家有权向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发起索赔!年报预增幅度最高的是中船防务,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亿元—亿元,同比增长%至%。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和,未发现新的变异株。在我国,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事关粮食收成,马虎不得更松懈不得。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323365
举报
热点推荐
  • 健康生活方式可帮助老年人预防痴呆

    2025-11-25 08:55:08

  • 金融中心--上海频道--人民网

    2025-11-25 08:55:08

  • 【走进职工之家】“家”的味道更浓了

    2025-11-25 08:55:08

  • 南京“创新名区”:12年磨一剑,也有发展紧迫感

    2025-11-25 08:55:08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5-11-25 08:55:08

  • 新基建如果没有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很可能会是灾难

    2025-11-25 08:55:08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