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众志成城同心干,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被告人刘某受贿1.5亿余元(人民币,下同),利用影响力受贿3700万余元,造成巨额贷款无法收回。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出资银行行长,触犯多个罪名。两案被告人均被依法判处死缓,终身监禁。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联合发布依法惩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刘某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吴某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案”彰显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治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鲜明立场。
近年来,各地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巩固从严整治金融领域腐败犯罪的成果。本批案例既有金融监管领域腐败案件,也有银行、信托等领域职务犯罪案件。
这批案例特点还在于司法机关精准惩治新型隐性腐败。如在“黄某受贿案”中,被告人以加入某公司获取“劳动报酬”的方式收受贿赂,是新型受贿政商“旋转门”的典型表现形式。“李某、徐某受贿案”中,被告人在未实际出资的情况下,与请托人“合作经营”公司,以分配利润的方式收受贿赂,是隐性腐败的典型表现形式。
有评论称,司法机关穿透新型隐性腐败的“面纱”,依法对被告人判处刑罚,让新型腐败不“新”、隐性腐败难“隐”,精准有力予以惩处。
“两高”发布案例时更明确,各级法院、检察院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在铲除金融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完) 【编辑:张令旗】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地处贵州群山之中,曾经由于交通限制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村里景色虽美却留不住人。。
- 今日热点
- 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俄罗斯所需啤酒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 中红影视:百集纪录片《人民领袖毛主席》第一集 世代为农(上) – 红色江山网
- 外媒:泽连斯基访问英法,要战斗机和导弹
- 川财证券陈雳:盘活存量资产 REITs市场发展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