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新华社下属社办报刊包括:《新华每日电讯》、《瞭望》周刊、《中国记者》、《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国际先驱导报》、《环球》杂志、《中国图片期刊》、《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半月谈》、《中国名牌》、《中国传媒科技》、《财经国家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现代金报》、《世界军事》、《时事资料手册》、《摄影世界》、《品读》、《高管信息》等。
中新网杭州11月20日电 (钱晨菲 王佳丽 朱婷婷)“我第一次观看‘即兴喜剧’,没有剧本,演员根据现场或观众给的建议即兴表演,互动性强,蛮有意思的。”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的“95后”刘喆表示。
在位于杭州市上城区中豪·望江国际的统战之家,因为“即兴喜剧”的上演,很多喜爱新兴前沿文化的年轻人聚集于此,欢声笑语不断。
据悉,当地正系统性地将文化纽带融入基层统战阵地建设,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将多元群体紧密相连。上述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效实现了思想引领与文化凝聚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画好最大同心圆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与人文力量。
作为上城区新联会理事、望江统战之家的主理人,李梓是引入“即兴喜剧”的关键推动者。引入“即兴喜剧”不仅是一项文化举措,更是连接年轻群体的重要纽带。观众中超过60%为25岁至35岁的青年群体,高度契合“激活楼宇社群”的目标。
在统战之家,“即兴喜剧”团队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支持。舞台、灯光与音响设备等专业硬件,不仅保障了演出效果,更传递出对这一表演形式的尊重与用心。长效而稳定的孵化机制,则让入驻团队感受到“家”的温暖。定期举办的工作坊与固定排练安排,持续提升团队创作与表演能力,不仅磨砺作品、培育人才,更营造出激发灵感的创作氛围。
在项目启动之初,李梓就确立了“商业赋能公益”的混合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构筑项目的内生动力,同时将商业成果反馈于公益计划,以此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闭环。该项目在实现良性发展后,部分利润用于公益演出,每场通过“同心荟”平台开放的公益名额,都会“分分钟”被抢光。这些公益的演出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社会属性,也让充满喜剧梦想的年轻人用才华回馈社会。
在上城区望江街道统战之家的共享空间里,“即兴喜剧”已成为连接年轻群体、凝聚楼宇发展合力的桥梁,成为上城区“统战+文化”创新实践的生动载体。(完)
【编辑:张子怡】提升数字文化内涵,运用数字技术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增强文化认同,使文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今日热点
- 大陆敦促尽快全面复航“小三通”(2)
- 2023网络视听盛典——“小记者”视点(之三)
- 大唐华银电力:国企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 乌鲁木齐南路英式姐妹花园住宅诠释建筑之美
- 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人世间》“催泪”细节如何打造?李路、张凯丽为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