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h"style="display:none">
中新社高雄11月10日电 (记者 朱贺)“紫禁城在北京,六百年度光阴,时光流转不曾停,奇珍异宝数不清……”10日,伴随着童声合唱《故宫谣》,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端》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的演出拉开帷幕。
此次公益演出自9日持续至14日,共演出九场。台下的小朋友们席地而坐,跟随剧情在故宫红墙下漫步,聆听文物“开口”讲故事。谢幕时,掌声、笑声、叫好声连成一片。
剧中,金瓯永固杯、南宋缂丝《梅鹊图》等文物化身人物角色,在舞台上“活”起来,与台湾观众展开互动。
与10岁女儿观看了9日的首场演出,高雄市民江江明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说,音乐剧通过构建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传承意涵,也期待带女儿走进故宫博物院,与真实的文物面对面。
“音乐剧不仅还原古建筑样貌,也融入当代元素,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让观众看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故宫博物院。”音乐剧制作人崔一凡说,希望透过演出延续两岸同根同源的情谊,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也正如剧中台词,‘有些美,只有亲自站在故宫的殿宇之下,你才能感受得到’。”崔一凡说,剧中特别提及数字文物库等技术手段,希望激发公众兴趣,“当大家产生‘想亲自去看看’的愿望时,再走进故宫,那种体验会更加深刻、丰富。”
演出期间,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四时录——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影像志”摄影展在佛陀纪念馆开展,分“春信”“夏长”“秋实”“冬藏”四单元,精选78幅影像等展品,呈现故宫四时之景。
相关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人间文教基金会主办,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完) 【编辑:张燕玲】
为充分发挥“红色驿站”的战斗堡垒作用,文化路社区实行了“12345”工作法,即: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根本;聚焦解决实际问题、回应居民需求两项功能;众筹人力智力物力三方面的治理资源;优化便民服务一张卡、社区业务一站办、民生政策一窗通、党员身份一亮明“四个一”服务模式和有阵地、有制度、有队伍、有活动、有激励“五个有”运行模式:1、突出一个核心。。
- 今日热点
- 从取暖器出口“热”看中国制造活力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河底隧道项目南侧隧道竣工
- 出境游重启 多家航司加快恢复国际及地区航线
- 雄安新区市场化项目住房保障工作启动
- 战位上的她们太飒了!成为航母女兵是什么体验
- 人民财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助力市场主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