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14年7月17日,MH17航班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途中,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地区坠毁,机上298人全数罹难。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 孙自法)4000多年前的石峁遗址人群从哪里来?社会结构如何?学者首次用古DNA重建中国最大规模史前城址的复杂社会组织结构对此予以揭示。中国国家文物局27日在北京召开专题发布会公布科研最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科研团队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历时13年对来自石峁遗址及周边、晋南地区遗址共169例古代人骨样本展开大规模、高分辨率、系统性古DNA研究,以遗传学证据证实石峁文化人群主体源于陕北仰韶晚期人群,确立了其文化和人群发展的连续性;揭示石峁文化人群与晋南陶寺文化人群、北方裕民成分相关人群、南方稻作农业人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展现出史前农牧业人群广泛的互动交流历史场景;通过重建石峁古城内部横跨四代的家族谱系,清晰透视其以父系亲缘为核心构建社会等级的运行模式,为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社会组织范本,为探究东亚早期国家起源的权力继承模式、统治家族与社会阶层构成提供了首个直接的遗传学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是首次用古DNA重建中国最大规模、具有清晰早期国家特征的史前城址的复杂社会组织结构及与亲缘绑定的森严等级制度。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表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加强多学科合作,发挥科技考古支撑作用,不断深化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据悉,此项研究成果《石峁古城古DNA揭秘新石器时代中国地区亲缘关系习俗》已于11月27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线发表。(完) 【编辑:张令旗】
这在国际竞争中可能是开创性的。。
- 今日热点
- 贵州:苗族“舞龙嘘花”闹元宵
- 东方网—推动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上海打造城市治理“样板间”
- 国家统计局召开庆祝五四青年节暨表彰会
- 全球连线引航中国创伟业心怀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珍贵的世界记忆
- 西安疾控:开学季警惕流感,咋区分孩子得了新冠还是流感
- 全球连线这个刚竣工的中国援建项目,将如何助力非洲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