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上半年,试点城市完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
空气稀薄、天寒地冻、紫外线超强……青藏高原这片我们眼中的“生命禁区”,真实身份却是“亚洲水塔”“超级种子库”和“生命诺亚方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中,科考队员们发现了3000多个全新物种,包括205个动物新朋友、388种植物以及2593个微生物新物种。而这些高原居民个个身怀绝技,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
最新发现的猪尾鼠,堪称陆地版的“声呐专家”,它在漆黑灌木丛中靠超声波构建3D脑内地图,让科学家惊叹不已。鸟类的迁徙路线可以通过“遗传记忆”代代相传,这条“天空高速路”在千万年前就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而设定好了。在高山冰缘带,为了在岩石和冰雪中隐藏自己,一些植物学会了“变色龙”的伪装术;为了对抗狂风,许多植物长成了紧贴地面的“软垫”,活像一个个天然的“懒人沙发”。
进一步来看,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过程,创造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气候垂直分异形成了“一山有四季”的立体格局,“天空岛”效应使高山成为生态孤岛,促使物种在隔离环境中独立演化。同时,冰期与间冰期的冷暖交替,驱动着物种周期性迁徙,使高原成为重要的物种演化与扩散中心。
这些发现表明,极端的自然环境锻造了生命非凡的适应能力。高原物种在应对寒冷、低氧、强辐射等挑战过程中,积累了独特的基因资源,使青藏高原不仅成为研究生命适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更成为守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 作者:平措诺吉 见习记者 权文娟) 【编辑:梁异】
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系列重要论述。。
- 今日热点
- 新华全媒+丨提高产能研发先行——浙江民营企业节后开工一线见闻
- 身边事彰显“国之大者”(新跨越 新期待)
- 产品陆续上新险企抢食个人养老金业务蛋糕
- “领导留言板”助力江西战疫 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获解决
- 一见·对“这门学问”,总书记看得很重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事业兴衰成败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