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过去五年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较上五年下降6.75% 《污色软件》两位作者利用关键结果指标(KCI)提供了一个框架,企业可以使用该框架将显性价值与创新造成的社会影响联系起来。《污色软件》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当地救援组织的话说,叙利亚北部的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因为“救援组织没有足够的设备将埋在废墟下的人救出来”。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20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4.3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下降6.75%。
其中,故意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案件由2015年的4万余件下降至2024年不足1.6万件。
第八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当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会上介绍情况,表示要“推动新时代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各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守好刑事审判质量生命线,并明确“精准落实党和国家死刑政策”。
“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暴力犯罪,必须依法从严惩处,该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坚决判处,彰显刑罚‘锋芒’所向。”张军说。
他强调,死刑案件必须以“零差错”的最严格标准严把证据关,证据裁判、疑罪从无原则必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020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3万件,较上一个五年下降58.5%。
此次会议指出,对毒品犯罪的政策主基调是依法从严惩处,要把打击“锋芒”聚焦于走私、制造和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以及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完) 【编辑:苏亦瑜】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闭幕后,蓉宝从冰墩墩手中接过了通过体育和友谊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的接力棒。
”2月4日,2023“老字号嘉年华”暨“惠享山东消费年”在青岛启动,释放促消费的暖意。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
- 今日热点
-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整改选人用人问题 立行立改 纠建并举
- “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我们的新时代)
- 五指山:雨林氤氲春茶香
- “全球英国”不再是“笑柄”?
- 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 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举办总部机关党支部联合主题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