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该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可以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包括:杰出人才,即对湾区建设发展作出重大突出贡献或者湾区急需的顶尖人才;科研人才,即湾区科研机构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文教人才,即湾区高等院校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卫健人才,即湾区副高级职称以上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及卫生研究人才;法律人才,即参与在香港、澳门法律仲裁程序的内地仲裁员,处理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投资争端的内地调解员等;其他人才,即湾区人才、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中新网重庆8月27日电 (记者 钟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26日举办成果发布会。记者获悉,面向“十五五”,重庆将与四川一道,共同扩大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全国影响力,突出“四链”跨区域融合,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共同体,做强科技开放合作品牌,营造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重庆提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提质建设,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正式揭牌,截至7月底,高新技术企业累计9123家、同比增长19.7%,科技型企业累计74542家、同比增长14.5%。
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5年上半年,四川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该省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支持保障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6个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两个100”项目,全省登记科技成果2615项;新布局建设24家省级中试平台,发布“双向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80个,发放科技创新券近2400万元。
此外,2025年上半年,四川与重庆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共通、资源共享、成果共用,促进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同高水平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启动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发布重要成果和新计划103项,促成技术交易、项目投资等签约46亿元。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迎来新一轮五年规划期。面向“十五五”,重庆将与四川一道,强化目标引领、把握重大机遇,持续深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平台对接、利益共享,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资源配置、改革集成、开放枢纽、综合服务等功能,高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完) 【编辑:张燕玲】
山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奖励办法》补充了原有规定,实现了有奖有罚。。
- 今日热点
- Look!奋斗者“剪影”
- 鼓起精气神时刻在状态
- 藏地风情--西藏频道--人民网
- 开工忙,抢工期!黑龙江铆足干劲逐春光
- 周恩来巧赠外宾“蘑菇云”照片当国礼
- 屯昌:聚产业之能走共富之路--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