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8日报道,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秘密访问英国的消息爆出后,你几乎可以听到欧洲愤怒地噘嘴的声音,如果你闭上双眼、听得够仔细的话。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谢雁冰)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连续17年向国内外发布。报告全文共16部分,约6万字,全面系统反映了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报告提出,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安排部署,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体现,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识深入人心。
报告显示,2024年,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共同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政法各单位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各法学院校、科研机构积极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推进施行单方面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并不断增加出入境口岸。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的制度竞争力。(完) 【编辑:苏亦瑜】
《意见》明确提出,指导企业完善考核机制,遏制“以罚代管”,加强对恶意投诉的甄别处置,拓宽快递员困难救济渠道。。
- 今日热点
- 广西北部湾港抢抓新机遇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 2019中国—东盟数据手册
- 全球连线|泰国清迈茵他侬山邀你欣赏热带的冬季美景
- 河北:到2027年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初步实现
- 广州港澳子弟班开学:期待加大与港澳“姊妹学校”来往
- 近1100家公司业绩预喜 机构看好景气回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