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泰峰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聚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好调查研究,在提高议政建言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上多下功夫。
中新社太原11月21日电 (记者 范丽芳 杨静)“十四五”以来,文物大省山西累计投入41.09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文物保护。这是记者21日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获悉的。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保存数量最多且最为完整的省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宋辽金之前的木建筑占全国的75%,元代以前的木建筑约占全国80%,中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建筑全部在山西。
如何创新文物保护思路、让文物“活起来”,一直是山西从文物大省迈向文物强省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王会波介绍,该省通过设立省级文保基金,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为保护文物出力。同时,小文物也不忽视,累计投入国、省保资金2.12亿元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还创新使用5.83亿元政府一般债券资金支持文物修缮,保护资金来源更加丰富。
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山西积极推进文物资源的盘活利用。例如,为平遥古城、五台山等重点文物与景区设立专项资金,累计安排2.8亿元,支持开发深度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物资源向旅游动能转化。(完) 【编辑:陈海峰】
为使您的留言顺利得到办理回应,请您仔细阅读、充分了解:一、留言内容请确保客观真实、逻辑清晰:1.请写清:事发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由及请求;2.同一事项请勿重复留言,重复留言并不能影响问题解决效率和效果;3.避免同一条留言涉及多个问题;4.内容区内信息被视为可公开发布,请勿填写个人信息;5.隐私区内信息不会被公开发布,请您填写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发生地等信息。。
- 今日热点
- 贵州:“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实现100%综合受理
-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第二版防疫手册发布
- 2022年,这十篇文章在文史频道备受瞩目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基础研究等工作
- 综合消息:闹元宵传祝福——海外多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盘活”税收大数据 助力稳产业链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