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报告(2022)》在重点研究城市数量、指标维度等方面均做了升级:将重点研究城市数量在2020年10个、2021年25个的基础上增至40个;将受疫情影响不具备评估价值的维度替换成更具参考价值的指标;将案例研究内容紧贴实际,注重实操效果、可复制性和参考性……为避免单纯数据分析带来的局限和偏差,《报告(2022)》依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互为补充、数据评估与案例分析相得益彰的形式。
中新网上海11月1日电 (记者 陈静)值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建院三周年之际,1日,华东政法大学第二届“纪检监察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纪检监察学科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简称:会议)举行。
上海市纪委驻教卫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组长胡章萍强调,要着力加强研究阐释,加快推进构建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着力加强学生培养,探索特色培养路径与机制,培育纪检监察后备专业人才;着力加强政企合作,探索校地实务部门联系交流机制。
来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学科评议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的专家及上海市纪委驻教卫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上海市崇明区、金山区、嘉定区、闵行区纪委监委等实务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郭为禄强调高校与实务部门支持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原创性理论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聚焦腐败治理等痛点开展科研;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纪检监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付来指出,需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阐释历史周期率;明确历史周期率是历史循环现象而非历史规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标志着党对该问题的认识达新高度,且要推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协同互补。
西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执行院长谭宗泽指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是系统工程,本质是对中国特色反腐败实践的理论化、学理化、系统化,绝非其他学科翻版;纪法同修是核心内容与实践路径,能保障学科专业性与实效性,需以纪检监察思维解答监察法规效力、法法衔接等实践问题,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复旦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志刚强调,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改革过程中需重点关注检察院职能衔接等现实问题,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原则,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当前应加快构建逻辑自洽、体系完整的纪检监察自主知识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廉洁研究院)院长姚文胜建议探索中国主导的反腐败评价指数;提议联合友好国家组建相关国际组织;促进国际交流,建议搭建反腐败全球论坛;深化国际合作,提出中国全球廉洁倡议。
郑州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许东升强调,纪检监察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其发展需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他指出,当前教材建设存在体系不完善、编写出版滞后、编写队伍薄弱等问题,并从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政治导向、理论联系实际三方面提出教材建设实施路径,同时实施整合资源、建强团队、推进教材创新等保障措施。(完)
【编辑:梁异】如果得以实现,这将成为有效利用非ODA框架的首例情况。。
- 今日热点
- 逆向坍塌面包房行动安卓版下载
- 2023年公安部新闻发布会
- 环保--青海频道--人民网
- 兔年春节,西安旅游为什么如此火热?
- 男子猥亵9岁女孩当场被抓:曾两次猥亵儿童被判刑
- 厉行法治,节前节后看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