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1]王国平:《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在2010“城市与文化”钱塘江学研讨会上的讲话》[2]《“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荣获江苏省第六届“江苏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扬子晚报,2022年9月8日[3]《杭州要在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中走在前》,杭州日报,2022年6月27日[4]《传承宋韵是杭州对历史和未来最动听的呼应》,杭州日报,2022年8月10日审核:蔡峻作者:王莉萍编辑:陈俊男
从年初春晚舞台上大秀秧歌,到机器人运动会上的技能比拼,各式各样的人形机器人从年头“红”到年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是拥有物理实体、能与环境实时交互的智能形态,它能捕捉温度、力感、视觉等多维信息,自主完成抓取、行走等动作,更能在实践中迭代算法,完成自我“进化”。
解锁新技能 奔赴新生活
来自江苏苏州的人形机器人“旺达”
是全球首款实现量产
自带8自由度机械臂的等身人形机器人
在今年8月举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
“旺达”系列机器人表现优异
成功包揽酒店清洁项目组的冠亚军
能够有条不紊、精准高效地
完成收拾垃圾、整理床铺、清洁马桶
等一整套操作
目前
“旺达”还在加速学习、提升本领
接下来将跟随它的视角
走进它的“家”
一同探寻它未来可能为生活带来哪些惊喜
产学研协同
具身智能驶入“成长快车道”
具身智能作为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前沿方向,正成为各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关键赛道。眼下,一系列精准举措正为具身智能产业搭建起“成长快车道”,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同频共振。
不久前,在苏州吴中区,开通了一条“科创专线”:这条全程8公里的定制公交线路,从哈工大苏州研究院发车,终点设在新启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沿途串联起人才公寓、科研院所和机器人企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 王艺衡:加速与企业的合作联合研发和应用,包括机器人的关节,还有一些其他的零部件。周边10公里之内,我们基本上都能找到它相应的配套措施。
眼下,为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苏州还发起设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科创联盟,首批99家成员,涵盖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科研载体平台、投融资机构等多元主体,通过搭建技术交流、供需对接、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江苏省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 余式汪:面向“十五五”,我们把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核心赛道来布局,积极构建“科创平台+产业园孵化器+创投基金+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体系。持续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的“创新样本”,变成生产线的“效率引擎”、生活场的“服务助手”。
专家表示,“十五五”时期,我国具身智能将迎来从“原型迭代”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攻坚阶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 钟新龙: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构建安全、高效、开放的具身智能AI大模型训练与评估平台,一方面支持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另一方面鼓励面向特定行业的专用型具身智能体快速落地。
在应用前景方面,“十五五”时期,制造业将是具身智能实现商业化突破的首要战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 钟新龙:在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复杂装配、柔性生产、质量检测环节,具身智能将有望解决“用工荒”和高危作业难题,将逐步拓展至物流分拣、商业清洁、医疗康养等更广泛的民用领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新引擎。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若欠
制片人丨朱江 杨晓波 白建华
记者丨张丛婧 杨光 徐大为 黄冠华 朱振海 王晓梵
编辑丨张博 张昊 曾莹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强劲的票房有力提醒人们中国消费者的实力。。
- 今日热点
- 习近平一以贯之强调“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 绘湾区盛景 展美好未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 凝心聚力 共筑伟业
- 开学了,还没“阳”的孩子怎么办?——人民政协网
- 新华社评论员: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 《甄嬛传(美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