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到亿人次。
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今天(13日)在天津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近期汽车产业如何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如何更高质量发展等建言献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持续加大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力度。下一步,我国将研究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高端装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还将实施新一轮汽车产业稳增长,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探索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
专家同时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面向“十五五”,我国汽车产业将是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国家数据局:汽车产业进入“技术+数据”驱动发展新阶段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不仅是汽车智能化演进的核心支撑,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和价值链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现在智能网联汽车每日产生海量的高质量感知、控制与交互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的大模型训练、高精度地图测绘、交通调度优化等领域。
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由数据驱动产业变革的时代,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而是逐渐成为集数据采集、处理、应用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发展正在从单一的技术驱动转向“技术+数据”驱动,并逐步进入以数据赋能全链条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
论坛上,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同时发布了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
这一评价体系从企业和产品两个维度展开,企业维度的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数、国际市场指数、创新指数、管理指数、售前/售后/服务5个一级指标、若干个二级和三级指标,最终反映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在欧洲某个国家的调研评价中,有28.8%的消费者对整体购车环节非常满意。36.5%消费者对整体售后服务环节非常满意。
专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具备大国外交战略的属性。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窗口期,需制定顶层设计,建立评价体系。
(总台央视记者 罗宏进 天津台) 【编辑:惠小东】
参与现场救援的中联重科工程师黄运兵告诉记者,在挖掘机等设备的帮助下,救援队伍得以成功进入倒塌的建筑物内部,但因灾区现场电力中断,很多手持破拆工具无法工作,救援人员只能依靠人力开展救援,这是当前救援工作最大的难点。。
- 今日热点
- 办得好|安徽一网友被拖欠大半年工资 留言后一日到账
- 天津市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发布:串联8个区38处文化遗产
- 2023最火红色,家居跟着搭配就对了
- 今年访日外国人的入境人数将快速回升 日元贬值在背后助推
- 【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新疆11处5A级景区设“红十字救护站”
- 深藏功名 不改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