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领衔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学反应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处的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为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见解。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项揭秘深海生存之道的重要生态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衔的国际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北京时间30日夜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体,需要适应并以不同方式获取能量。基于化学合成的种群从化学反应而不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中获得能量。这类种群发现于深海流体活动区域,那里的海底会渗出硫化氢和甲烷这类化学物质。海斗深渊是最深海洋的一部分,但其绝大部分仍未被探索。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一次载人深潜的科考任务,发现化学合成生命在海斗深渊繁荣生长。该任务的覆盖长度为沿太平洋西北部千岛-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逾2500千米,覆盖深度从5800米到9533米。

本次研究在海沟底部发现能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的管状蠕虫和软体动物。(研究团队供图)

  这次在海斗深渊发现的种群主要为管状蠕虫以及双壳类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利用构造板块断层渗出的硫化氢和甲烷合成有机质。进一步分析显示,断层渗出的甲烷产自沉积物中发现的有机质的微生物过程。

  研究团队总结认为,这类深海种群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完)

【编辑:张子怡】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NdVneD"></kbd><del id="U2LQrx"></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KW80kSj5"></b>
  • 3900%、225%……这个春节的新房交易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数据
  • 史忠俊秘书长分别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驻华大使进行工作交流
  •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官微推荐长城新媒体作品《总书记到我家唠家常》
查看更多

《夜趣福利视频》

发布时间:2025-08-02 08:27:39 xxx18国产 来自湖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校园防控提出具体操作指南受访者供图由马锋辉、徐家昌、王伟平、金鉴才等合力创作的中国画《大地春回》,以传统笔墨写松花本色,既显自然面貌又兼备中国艺术特色。据了解,成都瞄准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在ChengduPlus账号发布原创视频1078个,全球累计观看时长超过30万小时,账号粉丝数和影响力位居全国城市外宣账号第一方阵。  早有策划  赫什现年85岁,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所写调查新闻获奖无数,因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屠杀而获得1970年普利策奖,还于2004年曝光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3148337
举报
热点推荐
  • 郴州宜章:“莽山太空隧道”进洞施工

    2025-08-02 08:27:39

  • 微视频|开局之年第一课总书记这样阐释中国式现代化

    2025-08-02 08:27:39

  • 吉林通化压实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2025-08-02 08:27:39

  • �

    2025-08-02 08:27:39

  • 西藏出台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费用优化政策

    2025-08-02 08:27:39

  • 湖北获批38项国家青年科学家项目

    2025-08-02 08:27:3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