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中新网杭州11月14日电(曹丹)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民小学,一场“火星救援”任务正在紧张进行。
四年级学生张凯淇头戴脑机接口设备,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当他的专注力数值突破65时,一颗能源小球便会从轨道上掉落。几乎同时,他的队友精准操控机器人小车,将小球稳稳夹起并运送至目标区域。
“就像拥有了超能力。”张凯淇说,“这种专注力训练让我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写作业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这种将脑机接口技术与团队协作相结合的项目,正是浙江推动建设新型AI学习空间的生动缩影。
科技发展与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正深刻重塑全球创新格局与人类生活范式。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习与应用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科技伦理观念,并重视数据和技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4月,《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9年)》正式出台,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新民小学,AI技术已成为学生触手可及的学习伙伴。智慧长廊里,AI五子棋、3D打印智造、AR魔法眼镜和AI虚拟人等项目依次陈列,构建了一个沉浸式、多元化的科创实践空间,吸引学生在课间驻足体验。
在AI智慧体育区,借助无感人脸识别与智能摄像头的协同,系统能同时为5名跳绳学生实时计数,并在大屏幕上同步显示。一旁练习立定跳远的学生,则能通过AI对动作的精准捕捉与分析,获得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实现科学锻炼。
在这场教育变革中,AI不仅是炫酷玩具,更是重塑教育生态的关键力量。
杭州市第七中学将AI技术应用于学生艺术指导,让学生体验用不同风格二次创作名画,AI美术助教还能对画作的线条、明暗等细节进行智能优化;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部署的智能化校本作业系统,可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诊断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金华市丽泽中学则运用AI管理校园餐饮,通过监测用餐数据帮助学生养成节约习惯……
这些创新实践的背后,是浙江的系统性谋划。目前,该省在平台建设、教材研发、教师培训等方面统筹推进,已经印发《浙江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导意见》《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等文件,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呈现出基础扎实、多点突破、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未来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研、管、评”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在技术融合、场景创新、产业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标志性应用成果。(完)
【编辑:张令旗】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稳定预期—— 新春开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西省明确,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制度建设上为民企保驾护航……各地亮明态度、落实行动,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 今日热点
- “你好天津”月度入围作品:期待与你在天津师范大学相识相知
- 新春走基层——消防巡查员的责任与坚守
- 第二届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线上预选结束 柯洁等晋级八强
- 重点道桥工程建设展“冲刺”之势
- 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暖新闻|值勤民警刚说完“天气冷”,就收到小朋友“温暖的抱抱”